農(nóng)藥登記證號:PD20160345
|
登記證持有人:遼寧微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
|
農(nóng)藥名稱:四霉素
|
劑型:水劑
|
毒性及其標識:
|
有效成分及其含量:
四霉素0.3%
|
使用范圍和使用方法:
作物/場所
|
防治對象
|
用藥量(制劑量/畝)
|
施用方式
|
小麥
|
白粉病
|
50-65毫升/畝
|
噴霧
|
小麥
|
赤霉病
|
50-65毫升/畝
|
噴霧
|
楊樹
|
潰瘍病
|
30-50倍液
|
噴霧
|
水稻
|
立枯病
|
500-750倍液
|
浸種
|
水稻
|
細菌性條斑病
|
50-65毫升/畝
|
噴霧
|
獼猴桃
|
潰瘍病
|
10-30倍液
|
涂抹
|
玉米
|
絲黑穗病
|
600-800毫升/100千克種子
|
拌種
|
花生
|
根腐病
|
130-160毫升/100千克種子
|
拌種
|
黃瓜
|
細菌性角斑病
|
50-65毫升/畝
|
噴霧
|
|
使用技術(shù)要求:
1.本品用于作物病害發(fā)病前或發(fā)病初期用藥。2.防治獼猴桃潰瘍病,適宜在獼猴桃潰瘍病發(fā)病初期施藥,對病患枝蔓的潰瘍病病斑刮至皮層,然后涂抹藥劑,可施藥2次,間隔10天左右施藥1次。在獼猴桃上最多使用2次,安全間隔期10天。3.防治小麥白粉病在病害發(fā)生前或初期開始施藥,間隔7—10天施藥1次,共施藥2次,全株均勻噴霧。防治小麥赤霉病在小麥揚花期施藥,間隔7天施藥1次,全株均勻噴霧,重點噴施穗部。在小麥上安全間隔期為7天,防治小麥白粉病施藥2次,防治小麥赤霉病施藥1—2次。4.在水稻上的安全間隔期14天,防治細菌性條斑病施藥3次;在黃瓜上安全間隔期1天,防治細菌性角斑病施藥2次。5.黃瓜細菌性角斑病、水稻細菌性條斑病、小麥白粉病、赤霉病兌水量40—60公斤/畝,或根據(jù)當?shù)剞r(nóng)業(yè)實際兌水均勻噴霧。
|
產(chǎn)品性能:
四霉素為不吸水鏈霉菌梧州亞種的發(fā)酵代謝產(chǎn)物,其作用機理是通過抑制菌絲體的生長,誘導作物抗性并促進作物生長而達到防治目的。用于防治楊樹潰瘍病,小麥白粉病、赤霉病,黃瓜細菌性角斑病,水稻細菌性條斑病和立枯病,花生根腐病,玉米絲黑穗病、獼猴桃潰瘍病。
|
注意事項:
1.藥液及其廢液不得污染水域,禁止在河塘等水體清洗器具。2.本品不能與堿性農(nóng)藥混用。3.使用本品時應(yīng)戴手套、口罩等防護用具,避免吸入藥液,施藥期間不可吃東西和飲水,施藥后應(yīng)及時洗手和洗臉等暴露部位皮膚并更換衣物。4.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止接觸。5.本品不宜在陽光直射下噴施,噴施后4小時內(nèi)遇雨需補施。6.用過的容器應(yīng)妥善處理,不可作他用,也不可以隨意丟棄。農(nóng)藥包裝廢棄物不得隨意丟棄或自行處理,應(yīng)及時交回農(nóng)藥經(jīng)營者或農(nóng)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站。
|
中毒急救措施:
中毒癥狀:頭暈、頭疼、惡心、嘔吐。1.皮膚接觸:脫去被污染的衣物,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并就醫(yī)。2.眼睛接觸:不慎濺入眼睛,提起眼瞼,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并就醫(yī)。3.不慎吸入,應(yīng)將病人移至空氣流通處,保持呼吸道順暢,呼吸困難時及時就醫(yī)。4.如誤服可大量飲用清水催吐或攜標簽立即送醫(yī)院進行救治。
|
儲存和運輸方法:
1.本品應(yīng)儲存于陰涼、干燥、通風處,遠離火源或熱源。2.運輸途中避免擠壓、倒置。3.不能與食品、飲料、糧食、飼料等混合儲存運輸。4.置于兒童觸不到之處,并加鎖。
|
質(zhì)量保證期:2年
|